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4:23    次浏览
□王正柱杨书红王松涛松滋农村沼气发展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,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县市、全国和省柴节煤先进县市、湖北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县市、全国绿化模范市等称号。近年来,该市秉承“生态立市”理念,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网格化模式引入农村能源建设促进持续发展、后续跟踪服务,沼气使用率保持在70%以上,有效解决了沼气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一网推动一是树立网格化服务理念。该市多年来探索总结的“一站式”服务模式呈现出“覆盖不全、反应不快、监管不严、经费不足”的新矛盾。为了破解这一难题,他们转变思维方式,将城乡网格统筹发展的新思路引入农村能源服务领域,树立了网格化服务的新理念,在全市建立市(县)、镇乡、村组三级服务网格,积极构建“管理网格化、支撑信息化、服务专业化”的能源服务新模式,变过去的由能源部门单打独斗为现在的由政府主导、部门主办、市场主体、社会参与的共建共享新格局,全面深化“岗位在分层、服务在递进”,做到“人在格中走,事在网上办,服务在身边”。二是搭建网格化服务平台。市县级建立一级网络平台,设立了县级能源服务中心,职责为“组织指挥、工作调度、培训咨询、设计解难、鉴定监督、应急处理、项目储备”,配备3名网格员;乡镇设立二级网络平台,主要是依托乡镇政府的农业办公室,每个乡镇聘用1名网格员,纳入乡镇公益性服务人员统一管理,全市16个乡镇,建立了16个服务平台,任务为“乡镇统筹、推广示范、项目申报、信息联络与管理”;村组建立三级网络平台,三级网格员由村组干部或科技示范户户主兼职担任,责任是“情况收集、信息发布、简单的技术指导和维护”。三是贯通网格化服务渠道。各级服务网格和市场服务实体均在市能源办的宏观指导下开展工作,信息传递由下而上、指令传达由上至下,形成上下贯通、左右联动、信息共享、城乡统筹的服务格局和快速反应机制。一网覆盖一是阵地建设在网格。该市把能源服务体系项目设计在网格,为各级服务平台添砖加瓦,科学配置,增强其服务功能。市场服务实体则按照市场化服务需求,配备工程建设、产品供给、技术服务、现场勘测、应急处理等相关设施和库房,对基层服务平台和能源利用业主实行市场化运行与有偿服务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中央、省级财政为该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600多万元,配备沼液抽排车辆23台,沼液沼渣出料泵75台,检测设备40台,电脑45台,办公设施190套,维修工具200套,防毒面具260副。吸纳社会资金1150万元,购置通讯工具2000余台,交通车辆1317台。 二是技术培训进网格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结合,制定了一系列培训优惠政策,减免学费、职业技能鉴定费,免费提供技术资料,每年编印《农村能源技术培训资料》2000多份。采取“请进来教”和“送出去学”相结合的培训方式,定期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前来授课,同时把优秀网格员送到省能源办参加高级班学习。组织学员直接参与现场操作,把教学、图纸、实物和管理标准及政策依据有机地结合起来,由浅入深,由懂到通,由通到用,做到学有所获,学有所用,学以致用。三是履职考核到网格。市政府将农村能源部门纳入行风政风评议的部门之一,每年由人大、政协和行评监督员对能源工作进行公开评议打分。市能源办、市综改办对一级网格员、二级网格员分季度进行考核,考核结果直接与当年工资挂钩。乡镇政府、二级网格员对三级网格员考核,考核结果作为次年选聘的依据。全市各级网格把能源建、管、用中的问题信息的收集、处理作为重点,实行季度绩效考核,严格奖惩结账,推动网格员履职尽责。一网情深一是清洁能源新时尚。网格化服务引领该市能源利用新时尚,呈现3个发展新趋势:一是沼气工程由过去的户用沼气池向大中型沼气工程、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转变,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;二是沼气利用由过去的能源利用模式向“三沼”综合利用模式转变,立体效益不断显现;三是清洁能源开发由过去单纯发展沼气,向以沼气为主、兼顾开发太阳能、推广各类节能产品多能互补转变,利用领域不断拓展。截至目前,全市使用沼气达到10.3万户,占总农户的58.5%;建成小型沼气工程171处,池容达34000立方米;大型沼气工程6处,池容达3000立方米。二是产业发展新引擎。网格化服务为该市能源发展注入了新动力,带动产业链条的大幅延伸,形成了劳务输出、生态农业两大品牌。该市将沼气工培训纳入阳光就业培训工程,每年培训技术员200人左右。经过多年努力,全市农村能源技术人员达到1250人。“松滋沼气工”成为湖北省十大劳务品牌之一,全市累计向海南、广西、湖南等5省14县市输送技术员3500人次、沼气劳务工10000余人次,承接的农村能源工程项目效益上亿元,劳务技术收入突破3000万元。该市能源办主任杨书宏带领团队,吃苦攻难,不仅成功研制出预制件沼气浮罩,攻克了“三沼综合利用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研究”、“水稻沼液浸种示范推广”、“松滋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”等科研难题。沼气综合利用年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。三是美丽乡村新推手。松滋农村能源人高度契合生态农村建设要求,贯彻“新城镇、新能源、新生活”理念,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升级。一方面,积极投身建沼气池、改厨、改厕、改栏的“一建三改”,积极参与改厨、改厕、改栏、改水、改路,建沼气池、建经济庭院、建生态家园的“五改三建”;另一方面,大力实施农村能源利用改革,打破一户一池、养殖户配套沼气工程的传统模式,重点发展小区沼气集中供气,着力探索发展沼肥综合利用,走出了一条全省首创之路。如今,依托在新农村示范小区、自然村落兴建的沼气集中供气站,粪污集中处理——小区集中供气——沼肥反哺种植实现有序循环,一大批生态农业观光园、产业园悄然兴起,全市农业、农村发展走上生态化之路,该市被列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县市。(作者单位:松滋市委政法委员会)重点关注